DNA
-
表观遗传血液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失智症风险
新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表观遗传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失智症风险。 埃克塞特大学 8月28日 英国埃克塞
-
DNA损伤及修复机制谜团解开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解开了一个数十年之久的谜团。他们揭示了如何识别DNA损伤并启动其修复的基本机制。这项研究使用尖端的成像技术来可视化DNA修复蛋白是如何在单个DNA分子上移动的,并使用电子显微镜来捕捉它们是如何“锁定”特定DNA结构的,为更有效地治疗癌症开辟了新的道路。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
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丨穿越650多年光阴,数字技术留存南京城墙DNA信息
端午期间,想感受旷古烁今的城墙古韵,南京城墙博物馆是个不错的去处。你可以驻足多媒体沉浸式影院,以第一视角身临其境地穿行于明朝首都南京的街肆弄巷,也可以站立在四重城垣沙盘旁,跟随多媒体立屏和投影,感受明初南京四重城垣环套的宏大城市格局。
-
制造长期记忆需要神经细胞的损伤
科学家发现没有 DNA 损伤和脑部炎症就无法制造长期记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3月27日消息 阿
-
免疫细胞表面的TLR9
前言 Toll样受体9(TLR9)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可被病原体来源的非甲基化磷酸胞苷鸟苷DNA(CpG DNA)或人工合成的含非甲基化CpG的寡核苷酸(CpG ODN)激活,并通过其下游信号传导直接或间接启动固有免疫反应,从而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
国家纳米中心构建基于DNA纳米机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DNA损伤修复途径及药物开发
前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DNA损伤反应(DDR)途径的理解不断加深,拓宽了肿瘤学的治疗领域。越来越清楚的是,DNA损伤反应缺陷导致的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导致了癌症的发生。另一方面,这些缺陷也可以作为一个治疗机会
-
曙光初现—“不可成药”靶点KRAS棋逢对手
快 讯 20230-9-5,专注于开发癌症免疫疗法的Elicio Therapeutics宣布,其主要在研管线ELI-002的Ⅰ期研究(AMPLIFY-201)
-
人类最后一条完全解码的染色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文/陈根 人类的基因组是一本书写生命的“天书”。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基因组,负责指示细胞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构建这个物种的个体生命蓝图。 对于人类来说,完整的基因组图谱将有
-
人类遗传学开启全新时代 “最麻烦的染色体”首次完全测序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我是科研助理丨葛建镕:我为玉米种子建DNA指纹数据库
“这是我从事科研助理的第14年。”自2009年硕士毕业后,葛建镕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品种分子鉴定工作,从实验员、检验员,14年来一直致力于分子检测技术在玉米标准样品DNA指纹数据库构建、新品种权保护、市场监管、品种审定等工作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开展相关技术体系研发。
-
环境中人类DNA无处不在
文/陈根据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野生动物遗传学家戴维·达菲在进行海龟疾病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能够找到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且可以从这些微小的人类DNA片断中获取医学和血统信息
-
人类染色体“X”档案破解 迷你“钥匙”决定DNA形状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科学新发现丨生物学上第一次!科学家发现首个有两套DNA的动物
4月6日《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雄性黄疯蚁是有两个不同基因谱系的嵌合体。这标志着黄疯蚁是已知的第一种将这种特性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动物。